正史cb向,同人产品杂食无差。天雷史嬷⚠️含嬷语的全部屏蔽。🚫拒对正史人物的女性化称呼(性转同人和本来就是女性的除外)

【一粒沙】摘抄·从海涅的诗看伊丽莎白


一些对海涅句子的个人解读,牵扯出对伊丽莎白心态的揣摩和猜测。仅仅针对一粒沙音乐剧中的角色,而非真实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无人知晓,留下的仅有后人们添油加醋雕琢出的Kitsch。


看Elisabeth的时候,发现Sisi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去读了一些他的作品,惊讶地发现海涅诗中对于死亡提及了很多次。


死亡是德国传统文学中很常见的主题,和基督教中的赎罪思想还有中世纪期间黑死病大流行密不可分。海涅是犹太人,但他后期再次受洗成为了新教徒,所以可能对死亡的理解受到了基督教和德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海涅出生在德国民族荣誉感强盛的时期,作为犹太人,他面临很多限制,同时很长一段时间在掩饰自己的出身。他不能认同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以自己的身份融入当时的社会。被大学开除后在柏林学习期间,他看到一些进行爱与慈善运动的犹太人,被他们吸引却发现自己无法做到那样。在皈依基督教的两年前,他写道:“我也没有勇气留着胡子,让人用犹太德语在后面叫我。”(这句来自维基百科,而我不明白“犹太德语”是什么意思……)


“在西方死亡哲学的影响下,海涅开始对死亡产生了种种幻觉,所以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作为犹太人的社会孤独感和难以被社会认同的痛苦的内心世界。” (扈明丽,2010)


一粒沙的音乐剧中,年少时的Sisi对母亲说,如果她不是出身皇室,就要去马戏团工作。十五岁成为皇后,她也无法习惯严苛的条条框框,和皇室的生活格格不入。还是个孩子,也不像姐姐海伦娜那样专门被培养,她不明白成为皇后的责任,和那意味着什么。伊丽莎白爱自由,但她的生活开支都依赖于皇室;伊丽莎白爱自由,但她需要依赖于丈夫的经济支持,即使日后她独自在外旅行不愿回去,她的开销从未脱离皇室的供给。她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就是随时能起舞,能自己选择音乐吗?但她甚至无法做到经济上的独立,在那个时代和那个阶层不应该也不可能想/做到。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和阶层,她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海涅是反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者(我单方面宣布,海涅,你是我的知己!),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他觉得艺术的美是无法完全脱离于现实意义的,但他的诗句中却不乏浪漫。Sisi也和海涅一样矛盾,同时也心知肚明自己的矛盾。她爱自由,却知道没有办法真正获得。她斗争来强迫自己维持对生命的热爱,却在他人妥协,得到原先想要的之后,又厌倦生活。Sisi的一生都是在绕圈圈,只有死亡才能满足她的愿望。


读了一些海涅的诗歌后,我理解了为什么Sisi会喜欢他。于是,摘录了一些海涅诗歌中的句子,并想象和好奇着,Sisi在看这些句子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以下,黑体字为海涅的诗歌摘抄)


死是清凉的夜,

生是闷热的白天。

天黑了,我要睡,

白天使我困倦。

我床上长起一株树,

小夜莺唱着在里面;

她唱纯碎的爱情,

我在梦中也听得见。


Sisi,你觉得海涅是你的知己吗?如果热爱生活,你为什么会痴迷于海涅的诗歌,甚至为他建立雕像呢?他的诗歌里处处有死亡的影子,生活让你厌倦吗,Sisi?为何不投入Der Tod的怀抱?白天如同你繁琐的衬裙和束腰一般使你闷热吗?去吻他吧,你眼中的黑暗王子。你在惧怕什么?吻他冰凉的唇吧,如同夏夜一般宁静。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


生活的目的就是不要屈服于死神的诱惑。

斗争了一生,最终你发现,只是如此吗?


人生是疾病,世界是医院,而死是我们的医生。


这句话如此悲观。

在Sisi拜访精神病院时,她在独白中说,她羡慕那个自以为是皇后的精神病人,因为捆绑着病人的只有拘束衣,但是束缚住她自己的却是无形的枷锁。病人被限制了物理的自由,她被限制了精神的自由。Sisi追寻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如果把自由送到她的面前,她甚至可以认出吗?

Sisi知道这一点,她所喜欢的只有抗争罢了,那样才让她感觉自己活着,或者说,抗争的斗志让她不再惧怕活着。这就是为什么死神说,只有当她觉得自己软弱时才觉得自己坚强,她声称自己热爱生活但是很快就会厌倦。所以她需要不断去寻找抗争的理由,寻找活着的激情和动力。

Sisi从出生时就病了,她或许和自己的表弟一样患上了抑郁症,世界没有医治好她。海涅是她的知己;死神是她的医生,和被畏惧着的知己。


言语之力

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

可以把生者活埋

把侏儒变成巨人

把巨人彻底击垮


观众们问着,Sisi,你觉得自己是巨人还是侏儒?

死神笑了,他说,她想跳进坟墓中与骷髅共舞。他一直知道。美丽的死神头发闪着金光,那漂亮的、闪着华丽光芒的裹尸布,他已经为她洗好。

(可以去看附在文末海涅《梦中幻影》第二首的情节,海涅是男性诗人,诗歌中死神的形象是美丽的女子。性别转换一下就能看成是Sisi和Der Tod的对话。)


我是由于爱情而变蠢?

还是这种爱情本身

只是我愚蠢的结果?

谁只要以为爱情可以忘却,忠诚可以践踏,那谁就该下地狱。


Sisi把项链扯下扔向死神,“我的丈夫反倒成全了我!他的忠诚从哪里结束,我的自由就从哪里开始!”


要是一个女人对你负心,快去另找对象;

最好是离开这座城市——背着行囊出外流浪


知晓了丈夫的背叛后,Sisi离开了奥地利皇宫,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四处旅行。


白昼恋着黑夜,

春天恋着冬天,

生命恋着死亡——

而你,你爱着我。

你爱我——头顶上已经

笼罩着可怖的阴影,

你的花朵将全部枯萎,

你的心房将鲜血流尽。


这首诗前四句很适合搭配Der letzte Tanz欣赏,节奏都对上了。

夜船那首歌是Sisi和FJ的二重唱,面对皇帝的恳求,她的心态或许和这首诗中的独白有些类似之处吧。

“你爱我——但我头顶上已经笼罩着可怖的阴影”,死神发出了阴沉的笑声,“她的生命迟早是我的囊中之物”。

“离开我吧,你只该去爱/那些快活、轻佻的蝴蝶”——鲁道夫死后,怨恨已经消散,但过去的事情永远是梗在心头一根刺,倒是很适合拿来调侃。

“离开我,离开我就离开了不幸。”——离开我,我已经在哀求死神将我送走。我也需要离开你,生活光有爱情不够,离开维也纳皇宫,我也就离开了不幸,虽然是从一种不幸踏入和自我惩罚于另一种不幸。

从此以后,Sisi只穿黑衣,以“丧子之痛的母亲”这样的形象度过了余生。


英国人爱自由就像爱合法妻子,平时不闻不问,但是谁敢伸手他们就跟你拼命。法国人爱自由就像爱情人,有时候热情如火,一旦没热情了又不闻不问。德意志人爱自由就像爱他们的老祖母,平时想不起来,想起来就大哭一场。


自由就是,我只属于我自己。Sisi说。


何处是疲倦的浪游者

最后的安息之地?

是那南国的棕榈下,

还是莱茵河畔的菩提树底?

我将在何处的沙漠中,

由陌生人掩埋尸骨?

还是在荒凉的海岸上,

获得我最后的归宿?

随它去吧!不论何处,

主的蓝天永远把我怀抱,

那悬挂夜空的万点繁星,

将永远在我坟头闪耀。


异国的风波将我东飘西荡——故国迢迢!我心忧伤!


Sisi在瑞士的异国他乡死于刺杀。

除了促使奥匈帝国的诞生,Sisi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她被人们记住,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一些被艺术解读过后的个人经历,和人生态度。是Kitsch。

回顾她的一生,曾经哭泣,曾经欢笑,曾经失去勇气又曾经重燃希望,在世界上徒劳地找寻生活的意义,最终发现生活的意义只有生活本身。严苛的皇室并没有改变她,从未学会虚情假意,从未学会阿谀奉承,从未放弃过对坦诚和真挚的态度。

她无忧无虑的生活永远停留在了童年时的乡间,而她对自由的追求从童年延续到死亡。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和皇后,但她的一生都忠于自己。




参考资料:

2010,扈明丽。《海涅诗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蕴含*》,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89期)2010(5)。

维基百科,海因里希·海涅。





P.S.

本来是想从海涅的诗歌中推Sisi心理…结果我写着写着…😂被彻底安利了海涅。(吃下来自伊丽莎白的安利!)

感觉他的诗歌中死亡并不是“主题”,只是一个题材而已,伊丽莎白并没有完全理解,尤其其中尖刻和绝望的zz观点、对德意志看法的部分,可能处于上上层的奥地利皇后也确实无法理解吧。但她理解了海涅身为犹太德国人格格不入备受限制的孤独与不甘,这难道不是诗的伟大吗!

海涅的孤独…是不同于叔本华孤独的另外一种(也是非常喜欢的)。OK我成为诗迷了。


以及《海涅诗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蕴含*》里面一些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段落。



null





评论(31)
热度(336)
  1. 共4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撒灰派对🥨 | Powered by LOFTER